自疫情封控以来,为保障企业和个人多样化金融需求,在沪外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一方面,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聚焦小微企业续贷服务等,按照“应免尽免、应降尽降”的原则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自身在跨境金融、外贸服务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各类跨境交易避险产品。
多措并举纾困解难
“因停滞,应收款不能及时到账,还贷压力大”、“公司人力成本非常高,疫情期间停工停产,企业收入降低,压力较大”、“工厂没营业,工资等固定费用还必须照常支付,公司资金压力非常大”……疫情期间,资金压力是不少企业面临的难题。
此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相关通知,提出15条惠民保企工作举措,主要包括加大信贷投放、加强对流动性困难企业的支持、积极减费让利、加大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等,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有需要的地方。
除了中资金融机构,在沪外资银行也积极响应,支持小微企业,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比如,富邦华一与可信数据平台合作,开展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金融业务,以真实交易背景及物流数据作为风控手段,降低对企业抵押担保要求,实现快速线上审批放款,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支持。
汇丰中国上海分行则在外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专项支持计划,专项信贷基金总额为10亿元,并配备信贷审批绿色通道、融资价格优惠举措,通过与担保机构合作、智慧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方式保障和推动信贷投放。
在沪外资银行同时在关注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带来的冲击,提供便利化融资服务。
法巴中国所服务的一家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产业链核心企业,疫情期间,企业难以正常提供开票所需合同及发票原件。得知这一情况后,银行与该企业紧密沟通,通过查询税务局网站等渠道完成贸易背景审核,累计为其开立865张逾4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上百家小微企业供应商的正常收款和产业链运行。
德国商业上海分行与国内一家风机制造商及某供应链平台携手推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创新,积极与上海票据交易所沟通,制定业务管理办法,疫情期间在上海票据交易所成功落地全国首笔外资银行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目前已累计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326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在疫情期间融资难的问题。
渣打中国上海分行所服务的一家进口水果保供企业,受疫情影响,国内应收账款回款延迟,导致原定贷款还款日出现现金流压力,银行了解到客户实际情况后,迅速制定本息暂时延期1个月偿还的纾困方案,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跨境协作展优势
对于外资银行而言,跨境协作、服务外贸一直是优势领域。疫情期间,在沪外资银行与母行保持密切协作,发挥跨境联动协同作用,争取母行对各项业务开展的支持,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跨境交易避险产品,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据悉,为保障企业疫情期间多样化融资需求,三菱日联中国紧急向母行申请增加债券交易系统授权,积极开展债券承销与投资业务。今年4月,三菱日联中国共参与了先锋国际融资租赁、北京现代汽车金融、东风日产汽车金融等公司发行的5笔资产证券化项目,累计投资6亿元人民币,承销4亿元人民币,支持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汽车行业相关板块企业的配套债券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近来外汇市场出现大幅波动,部分外贸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对此,外资银行积极为企业提供风险对冲方案,帮助企业一定程度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比如,大华中国、汇理中国对满足标准并被认定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的企业客户,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凭提交收付款说明或指令,快速为其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等相关业务,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法巴中国所服务的某从事铁矿石、钢材进出口贸易企业,疫情期间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原材料,银行建议客户秉持风险中性原则,对3000万美元付款敞口进行保值。之后,美联储大幅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银行为该客户提供的远期购汇合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企业疫情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
近年来,外资银行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华投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去年,数家在沪外资法人银行相继获得母行增资,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反映了外资银行对在华业务的信心和重视程度。近期,富邦华一获批发行永续债资格,是在华外资银行中首家,有助于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