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限购政策对潜在消费的遏制作用巨大!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1-10-28 13:43:21

根据笔者估算,这些限购城市中累积的潜在汽车消费达到700万辆级别,约占中国2020年乘用车销量的1/3,即使摊到10年发生,3个百分点的增减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仍举足轻重。而考虑到汽车购买之后的后续消费,限购政策对潜在消费的遏制作用同样巨大。

随着2020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发布,提出“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汽车限购这一特定阶段的公共管理政策面临放松乃至退出。

转型才刚刚开始。长远而言,汽车使用管理必将影响中国城市中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口的生活方式。而在使用管理方向明确将一年的今天,关于这一政策的公开讨论仍然有限,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它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推动,都有待回答。而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首先了解汽车使用管理何以发生、潜在意义,或许可以成为回答其他问题的起点。

汽车使用管理何以发生?简单说,这一转变为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的诸多因素演变所推动,也是政策的收益与代价两方面均衡的结果。

一方面,汽车购买管理的收益在失去。

首先,购买管理对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作用正快速下降乃至消失。汽车虽然历来被认为是重要污染源之一,但事实上,燃油汽车新的排放标准的实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已让汽车污染城市空气的物理基础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消失。曾经最大的问题,在新能源的历史大潮下,不仅可以做到低尾气排放,甚至可以做到零排放。

其次,在污染之外,拥堵仍然严重,停车难问题也仍然存在,但结合城市交通体系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发展,以上问题的缓解存在余地,并不必然需要以限制汽车购买的方式来解决。事实上,从高德数据来看,在疫情发生之前的2015到2018年,全国50大中城市的拥堵系数曾一度连续下降,这是在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一事实直观说明在限购之外,其他多种因素所能起到的拥堵减缓作用。

另一方面,在限购政策收益递减的同时,其社会经济代价历来存在,而且越来越高。

过去十年,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提高,汽车事实上正不断脱离奢侈品定位,为多数普通家庭所必需,并成为承载家庭消费的关键渠道。从笔者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家庭调查数据的测算来看,在一线城市,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拥有汽车让家庭年度消费几乎翻倍,增加13万元以上。虽然全国限购城市数量有限,而由于这批城市中包含了我国最具购买力的城市,根据笔者估算,这些限购城市中累积的潜在汽车消费达到700万辆级别,约占中国2020年乘用车销量的1/3,即使摊到10年发生,3个百分点的增减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仍举足轻重。而考虑到汽车购买之后的后续消费,限购政策对潜在消费的遏制作用同样巨大。

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历时多年的汽车购买管理迎来转型,使用管理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从正面看,汽车放开限购,向使用管理转型,其意义还将在如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公共资源使用的均等化。向使用管理的转向,实际上会解决比经济问题更深一层、也更隐秘的问题,即汽车使用机会、公共资源使用的均等化问题。相比住房限购,以及针对有车条件下的限行,汽车限购是更加决绝的一个政策选项,它意味着未获资格的家庭,即使一辆车也没有,也完全不能购买。

第二,推动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虽然优点突出、前景无限,但目前阶段仍存在行驶里程有限、充电不便等阶段问题,而且价格明显高于同级别燃油车。由于这样的原因,国家不得不为电动汽车的尽快普及而投入大量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线城市放开针对汽车尤其是针对电动汽车的限购,客观上会将中国最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群体引向尚在起步阶段的智能电动汽车,使他们成为这一新兴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既满足了这部分家庭的现实需要,也达到了不经政府补贴而推动相关产品消费的目的。对于尚在初期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这是非常宝贵的推动力量。

考虑到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相对于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相对优势,放开限购实际上不仅有助于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而且在结构上也将不对称地助力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振兴。相比放开限购所带来的消费增长,这一供给侧的意义同样重要。

当然,汽车购买管理虽然前景广阔,一个基本的问题仍然是,如果汽车购买真正放开,相关问题如拥堵、停车会不会更加严重?静态来看,很可能会。而如果拉长视野,以上问题都有解决的余地。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虽然经历2000年以来的快速扩张,中国城市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算高,汽车工业先行国家在汽车使用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们所用。

新技术浪潮的兴起也在提供更多的可能,以缓解乃至解决以上问题。尤其对智能汽车而言,其发展所带来的颠覆将不仅仅限于个人和家庭的驾乘体验,也可能对城市交通生态包括停车问题的解决带来超出想象的改变。例如,已建成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是很多城市尤其是老旧小区的顽疾,不仅是家庭用车的痛点、制约汽车进入更多家庭,也是城市治理的难题。而随着一公里范围内的全自动泊车技术今年出现在几款车型的量产计划上,更大范围的自动泊车也必定出现,而且时间不会太远。当技术成熟而且法规允许,驾驶员将可以在远离停车点一定距离的地点上下汽车,使得距离居民小区一定范围的集中停车点成为现实的选项。如果落地,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小区的停车问题,促进汽车普及,也完全可能反过来促进城市区域内集中、高密度停车、充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兴起。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